百年橡膠,要點讚的新中國橡膠工業基地
在山東省青島市滄口區滄台路九十七號,經過一個火車涵洞橋,那裏有一個中國赫赫有名的橡膠工廠.上世紀五十年代初,廠門口高掛"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國營第二橡膠總廠"牌子,雙崗手持衝鋒槍警衛,戒備森嚴.工廠分廠前區,和生產區,以矮牆分隔.除設有"軍代室"外,光警衛部隊就有一個排.不但廠區巡邏,夜班連車間內也要持槍巡查,電網密布.還有一個專業消防隊,醫院,劇場,文體,圖書館,橡膠專業培訓中心,飯堂群,一應俱全.宛如一個小城市.說它是中國橡膠工業基地,是因為它自力更生,擁有當時全國橡膠企業最完善,先進的試驗室,[由杜承澤先生領銜].由自已的"織布場"生產輪胎用簾子布,運輸帶用帆布,有自已的再生膠生產車間,解決了廢膠再生.有大批量生產聞名的"新中國"牌各種型號的車用輪胎,如32x6,7.50-20.8.25-20,9.75-18,9.00-20,10.00-20,直至13.00-20,還有絕密的不同型號飛機輪胎,支援抗美援朝前線.這在當時,是全國任何老牌私營及公私合營橡膠廠無法相比的.能佩戴上"國營第二橡膠總廠"廠章,那是無比榮幸.經過廠直屬的 "下街"橡膠技術培訓班三年的專業技術培訓,都成為日後支援全國各地國營橡膠廠的高級技術人才,是中國橡膠"黃埔軍校"一點也不過分.全國各大廠,均有橡膠二廠支援的人才.事過六十多年,回想起當年橡膠二廠職工的當家作主,誠實勞動態度,精益求精的生產操作,嚴格的規章製度,真正體現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"我要做好"的自覺性.[甚至沒有遲到,早退,曠工,上班必須穿戴從頭到腳的勞動保護用品,下班必須全換下,否則過不了警衛那一關]完善的生產操作規程和質量保證體係,造就了"新中國"牌輪胎,大型運輸帶,名揚全國,有力地支援前線!橡膠二總廠還實行過財務科把職工每月工資,擺在收發室專用架上,由職工自已去拿自己工資,居然沒有出差錯,試問就是現今,那一間橡膠廠能全做到?每次國慶,五一,遊行,最吸引觀眾眼球的,除了4808廠,就是橡膠二廠了.
中國百年橡膠曆史,國營苐二橡膠總廠對國家的貢獻可圈可點.新中國牌輪胎,代表著國家榮譽.它的曆史變遷,作為從事橡膠事業的人都應該了解.它的前身原是日產企業.日本侵華戰爭前,於1933年在青島上述的滄口廠址籌建日本護模株式會社,生產BS橡膠鞋.商標為太陽牌.1935年正式營業.1937年七.七事變,工廠因故仃產.1938年,日寇占領青島,該廠又重新開業,並因戰爭需要,並由日本輪胎株式會社加入,生產BS輪胎,日本投降前一年,日本人把膠鞋廠與輪胎廠合並,組建青島橡膠工業株式會社青島橡膠廠.日本無條件投降後,這塊肥肉由國民政府軍政部,經濟部,青島敵偽產業處管理局,以及齊魯企業股份公司接收大員,先後四次接管.
1949年6月,青島解放,這個經曆幾度滄桑的我國最大型橡膠廠,回到人民懷抱,由青島市軍管會接管.[當時市長為賴可可]1952年掛牌為山東橡膠總廠苐一廠,隸屬山東省工業廳.1953年改歸中央輕工業部領導,廠名仍為山東橡膠總廠.1953年十月十六日,筆者進廠,已掛牌為輕工部國營苐二橡膠總廠,下屬包括在華陽路等三個分廠.1956年又劃為化工部.那一段曆史,總體來說,橡膠二總廠是中國輪胎工業支柱,新中國牌輪胎盡顯大廠風範,職工隊伍自覺誠實勞動心態好,團隊協工精神強,技術力量過硬.
改革開放後這三十年,橡膠二廠管屬權及體製均有很大變化,由中央到地方,先後由青島第二橡膠廠易名為青島橡膠集團公司,隸屬也有幾度變化,先後有市經委,凱聯,中化集團.掛牌為青島黃海橡膠集團.其廠址有的已經搬到城陽了.幾度春秋冬夏,國營第二橡膠總廠的輝煌曆史將永載中國橡膠史冊,新中國牌輪胎才是真正代表中國製造的民族產品,國營笫二橡膠總廠為國家培養無數高級橡膠技術人才,支援了祖國各地的橡膠[乳膠]企業.也激勵和培養了我為祖國橡膠事業奮鬥終生的意誌,橡膠二廠出來的橡膠人,都是杠杠的,餘雖己年近八十,但仍信心十足,手握煉膠刀,帶領年輕一代,工作在第一線,並且運用高科技去實現綠色生產,綠色發展,研發更多高新產品,服務社會,實現人生價值.
- 上一篇:橡膠製品中表麵的處理方法
- 下一篇:橡膠製品業解困,要顧及小中微企業【返回目錄】